Nano Lett.:药物递送至胰腺的纳米疗法
哈佛大学生物发酵工程Wyss研究所与波士顿儿童医院进行研究合作,开发出了一种"聪明的"可注射纳米疗法,此法可被设计为选择性地递送药品至胰腺细胞。虽然这种纳米技术还需要开展大量的测试和改进才能用于临床治疗,但它能通过增加治疗效果和减少副反应而潜在地改善I型糖尿病的治疗。
Neurosci:ω- 3脂肪酸可以预防、治疗神经损伤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表明,在鱼油中发现的ω- 3脂肪酸具有保护神经损伤与助于损伤神经再生的潜能。当因为事故或伤害而损伤神经时,患者会经历让他们残疾的疼痛、虚弱与肌肉麻痹,且损伤恢复率低。 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新研究表明,ω- 3脂肪酸在神经损伤恢复速度方面起重要作用。
Ecol.Lett.:雌性宽角粉甲虫能影响后代性别
1月9日,Ecology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艾克斯特大学、日本冈山大学和九州大学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雌性宽角粉甲虫可以影响后代的性别,而后代会继承母亲或外公的特质。 研究证实体质好的雌性——能够生育更多的后代——更有可能生雌性。体质差的雌性,如果她们自己的父亲体质很强壮,则更有可能生雄性。
J Neurosci:揭示神经细胞定位声音信号来源的分子机制
来自慕尼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神经细胞适应声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神经元可以依赖输入信号在细胞附近或者远处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产生动作电位的灵活性可改善其对声音来源进行定位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Neurosci:人容易在意识层面盲目乐观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10月9日刊登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大脑更擅于处理有关未来的积极信息,但如果在意识层面盲目乐观,可能导致人们缺失一种危机意识。 这一发现似乎可以解释,当人们处于隧道中时,为何惯于注视远方隧道尽头的光亮而忽略身边潜藏在黑暗中的危险。 针对很多人在前景黯淡时依然顽固、甚至病态地保持乐观,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塔利·沙罗特与同事一道展开一项研究。研究选取19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J Neurosci:脑部特殊褶皱有助准确记忆
前脑一个被称为“副扣带沟(PCS)”的摺痕显然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记住事情是想像出的还是真实发生了,或记住真正说话的是哪个人。据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这是人类出生前最后长出的几条结构性褶皱之一,而且每个人的大小迥异。研究人员说,有这种褶皱的人记忆力要比没有的人强许多。 据剑桥大学的新闻公报称,53名健康的、无认知困难史的成人志愿者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了《神经科学期刊》上。
J Neurosci.:乐卫东等揭示神经营养因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新机制
9月7日,神经科学权威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教授研究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在小鼠中脑发育过程中,Pitx3作为关键的中间调节蛋白,介导了GNDF和BDNF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据悉,该项研究成果已得到国家专利授权。
Neurosci:大脑用个别物体识别场景新方式
美国波士顿学院和宾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人大脑运转及识别周围环境的新方式。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分别看两组照片:一组是四种场景(厨房、浴室、道路交叉口和游乐场),另一种是上述场景中的个别物体(冰箱、浴缸、汽车和滑坡);之后对被试者大脑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
Nat Rev Neurosci:X标记的胞吐点 预示囊泡融合模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马中的快速刺激性突触在突触传导期间使用了胞外分泌的两种模式:全衰竭的融合(FCF),以及一种不完全的囊泡融合形式,被称为“吻与跑”(K&R)。Park等人如今指出,一个囊泡在融合之前在激活区度过的时间,以及融合影响的位点无论囊泡是否经历了FCF或K&R。
Neurosci. :揭秘微扫视触发的漩涡视觉错觉
一项新研究揭开了“旋转蛇”(Rotating Snakes)视觉错觉如何欺骗大脑的奥秘。 Credit: Akiyoshi Kitaoka 早前有研究表明,这种漩涡运动错觉是由眼睛慢慢飘离中央目标物所引发的。但凤凰城巴罗神经学研究所(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in Phoenix)的视觉神经科学家通过跟踪8位志愿者的眼球运动,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解释。